全球领先!20万吨/年混合废塑料资源化综合利用示范性项目试生产成功!

711日,惠城环保集团旗下子公司广东东粤化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粤化学”)宣布,其投资建设的20万吨/年混合废塑料资源化综合利用示范性项目(以下简称“20万吨/年废塑料裂解项目”)试生产成功,标志着全球首创的混合废塑料深度催化裂解(CPDCC)技术成功通过工业化验证,实现全流程贯通解决全球塑料污染问题、构建资源循环体系提供了极具示范价值的“惠城方案 中国智慧”!

集团创始人、首席技术官张新功宣布试生产成功

揭阳市领导、业界专家与东粤化学代表共同推杆

试产成功破“塑”缚,循环新启点“绿”金

传统废塑料处理技术长期面临两大难题:一是物理回收对原料纯度要求极高,难以处理成分复杂的混合废塑料;二是传统化学回收技术普遍存在能耗高、转化率低、产物附加值不足等短板。作为世界最大的塑料生产和消费国,2023年我国塑料产量高达8000万吨,然而回收量仅约30%。这意味着数千万吨塑料未被有效回收,它们或被填埋、焚烧,或被直接遗弃进入自然环境,成为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双重威胁。

在此背景下,集团创始人、首席技术官张新功带领团队,秉承“科技报国、产业报国”的初心使命,百折不挠,历尽艰辛,经多年技术攻关,成功研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混合废塑料深度催化裂解(CPDCC)技术。该技术首创一步法工艺,无需对各类低值混合废塑料进行复杂分选,直接就能将其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工原料,产品收率达92%以上。项目的试生产成功,不仅是科技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在循环经济领域的生动实践,为我国乃至全球废塑料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全新的规模化、连续化的绿色工业方案 

首创核心工艺,突围技术壁垒

CPDCC技术具有高度的创新性:首先,通过气固两相差压输送技术形成连续稳定进料,使工业化装置成功实现大型化和规模化。其次,通过跨相裂解克服了传统塑料化学循环过程中液相大分子烃类裂解深度与高温碳化之间的矛盾。三是独创性地采用了逆流床反应器设计,反应器温度梯度为不同分子量梯度的烃类裂解提供了相匹配的反应活化能。四是跨相深度裂解和高温氯捕集克服了PVC裂解产生的氯化氢腐蚀的难题。

在环保方面,CPDCC技术为彻底解决塑料污染难题提供了可能,若年处理5000万吨废塑料,可替代约1亿吨原油,约占我国年原油进口量的20%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同时,在全生命周期减少因垃圾焚烧和化石能源生产基础化工原料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减碳效果突出,仍以年处理5000万吨废塑料为例,相当于减少约2.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

破解全球塑料污染困局,链接绿色循环产业升级

20万吨/年废塑料裂解项目作为全球首个连续化、规模化废塑料化学循环利用示范项目,设计年处理混合废塑料20万吨,其产出的塑料裂解气(PCG)、液化塑料裂解气(LPCG)和塑料裂解轻油(PCLO等产品,形成从“废塑料→循环化工原料→循环高端材料”的绿色化工产业链条,极具经济与环保价值,从而进一步加速全国绿色石化转型与产业链升级的进程为全国化工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板。

面向未来,惠城环保集团将以20万吨/年废塑料裂解项目为模板,让“废塑料变资源”的绿色循环产业模式实现全国布局,助力构建千亿级高端化工新材料集群,用实际行动守护绿水青山,为破解全球废塑料污染困局贡献“惠城方案 中国智慧”。